手机版

又逢清明时节雨纷纷,聊聊杜牧与杏花村的故事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4-11 16:38:16    

每逢清明节,许多人都会脱口而出杜牧诗作《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七言绝句,朗朗上口,清新流畅,质朴无华。初初诵读,似乎不难理解:清明雨中,祭祀故亲的行人伤感断魂,寻找酒家,以消愁绪。然而,反复吟咏,其实意蕴深长。

杜牧在什么境况下创作了这首诗?诗中究竟包涵着怎样的意念?

杜牧出身于长安豪门望族。祖父杜佑,曾是中唐三朝宰相。父亲也是朝官。杜牧自幼刻苦读书,一直胸怀振兴大唐理想。

23岁的杜牧,写了著名的《阿房宫赋》。借批评秦始皇穷奢极欲,警示当朝帝王要勤政尚俭,颇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魄。

20岁起,杜牧开始注释《孙子兵法》,研究兵法战术,想为国效力。据说,他的一份战术设想,得到宰相李德裕采用,打了个大胜仗。虽没得到奖赏,他却开心得不得了。

英才卓砾、秉性刚直、意气风发的青年杜牧,可惜生活在朝政昏暗、国势衰微的时代。那时的晚唐,面临着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争斗三大困局。特别是以牛僧孺、李德裕为代表的“牛李党争”,长达40年,影响了许多青年人才的前途,其中就有杜牧、李商隐。

26岁进士及第步入仕途的杜牧,任京官不久,便遭人排挤,到地方任职。他36岁时从地方迁为京官,40岁时受李德裕排挤,又外放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刺史,两年后改任池州刺史。

任黄州刺史时,杜牧曾在住所,边饮酒边写了一首长诗《郡斋独酌》。诗中回顾感慨了自己大半生经历,然后重点说了句“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不惑之年,仍是雄心勃勃!

公元844年秋天,42岁的杜牧来到池州。地方任职,更是尽职尽责,务实百姓。

在池州杏花村,当地百姓建了一幢“怀杜轩”,青砖瓦房,年月已久。一篇木雕的《怀杜轩馆记》,记载着杜牧在池州的政绩。

他除暴安良,增强了百姓安全感。他“自置籍簿”,清理户税和徭役。当时池州共一万七千多户平民,免除了七千户的“横加赋税”,减轻了百姓负担。他还重修了藏书楼、建起了“弄水亭”,方便百姓。他任职池州两整年,“天下无事,人安地熟”。

池州西面,有座杜坞山。杜牧忙完公务,常去游览,要经过秀山门外的杏花村。当时,杏花村有家“黄公酒垆”,酿造的“黄公酒”颇有名气。杜牧经过此处,常歇息小酌。杏花村,确有好酒。

任职池州第二年清明时节,杜牧踏春杜坞山。快到杏花村时,细雨纷纷,山坡上遇骑牛放牧儿童。诗人有感而发,于是有了那首千古传诵的诗作《清明》。

尾联“牧童遥指杏花村”,细细思量,耐人寻味。

其实,“杏花村”不止指好酒。自古以来,“杏花”喻意丰富。“杏坛”,代指教育;“杏苑”,代指科举;“杏林”,代指良医。

杜牧心中的“杏花村”,既酿有好酒,更是百姓享有教育、健康的安居乐业之地。

“牧童遥指”,令人回味不已。农耕时代,“牧童”是田园的希望、农家的寄托、社稷的未来。清明,既是祭祀故亲先祖节气,更是气清景明、草木生发时节。“牧童遥指”,既是指的美酒香醇,更是指的春风和煦,指的生机活力,指的万物荣生。

早春二月,惠风和畅。杏花村里粉白色的杏花,花瓣玲珑,清纯娇媚,绽放向阳。

有意思的是,杏花村“怀杜轩”木雕,在记载杜牧政绩的同时,还称之为“风流太守”。记述他在池州与程氏官伎育有一子,就是后来也成为诗人的杜荀鹤。“风流才子”的帽子,杜牧戴了一千多年。这多是有关典籍演绎,也因杜牧写有至真至情的有关张好好、杜秋娘和“扬州梦”的诗作。

其实,就在“十年一觉扬州梦”期间,杜牧写下好几篇军事论文,被司马光收进了《资治通鉴》。甚至任职池州两年期间,杜牧也数次上书宰相李德裕,对安边、内政提出建议。杜牧胸怀“愿补舜衣裳”、春风化雨“杏花村”志向,从未懈怠。

池州百姓,对杜牧很有情感。据说,池州杜姓一族,就与杜牧一脉相认。

近年,池州市政府,在距离原杏花村两公里的地方,利用大片湿地,建起了一个新的公园式“杏花村”。其中,仿唐风格的“牧之楼”,是为怀念杜牧。游览池州,得知晓有新老两个“杏花村”。走进“杏花村”,游人们吟诵千年诗作的同时,享受着祥和安逸的休闲生活。

“杏花村”,或许是杜牧手执“五色线”,一生寻求编织的梦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