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秦农论语 | 惠农资金不该“躺”在账上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07:59:00    

【来源:陕西农村报】

张郁 作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2025年中央财政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清单,对包括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农业社会化服务补助在内的九项农业补贴做了详细公示。不容置疑的是,这些惠农资金的注入,不仅为基层群众添足了信心,更为“三农”发展注入了动力。

然而,在基层实践中,部分地方却存在着惠农补贴手续繁琐、发放滞后或资金趴账等现象。细究原因,一方面在于项目繁多,资金量大,其在管理环节和发放方式上也不尽相同,再加上信息不对称、监管不到位,原本暖心的政策补贴落不到实处,群众只能“望补兴叹”,惠农二字更是空谈。

惠农资金作为国家支持“三农”工作的专项资金,能否用好、用足、用到位,事关群众切身利益。

要让惠农补贴起实效,先要破除群众知晓难问题。相关政策、申报标准及流程不能公告栏“一贴了之”,微信群“一转了之”,做好宣传解读尤为重要。可针对不同群体差异,综合利用进村入户宣讲、发放宣传资料、借助网络技术等手段全面提升群众政策知晓率。还应在政策解读上下功夫,不断创新形式,用多样化、接地气的方式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弄得清,如此才能让惠农资金实实在在惠及于民。

惠农资金是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要充分发挥其作用,除在补贴力度上做“加法”,还需在办理过程中做“减法”。要着力简化惠农资金申报和审批流程,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支持,探索“一站式”服务模式,有效提高办事效率,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此外,还应将严格监管贯穿于惠农资金申报及使用的全流程、各环节,积极推行“阳光补贴”,让每一步都有依据、可追溯,让资金公开透明化运行。同时健全资金跟踪核查机制,在各部门协同监管之外,调动群众参与监督,让违规行为“无处遁形”。

春耕不等人,惠农资金更不该“等发芽”。与其让补贴“躺”在账上,不如让它到田间“长”出庄稼,真正助力乡村振兴。(杨杰)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