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三亚3月20日消息(记者索迪 实习记者甘景轩 康铠烨)3月20日,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在海南三亚开幕,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陈晓亚、谢华安、韩斌、钱前,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培松、陈松林等参会,150多位科学家、企业家作报告,超2000名国内外嘉宾参会。
大会期间,多位院士、专家就AI育种最新进展和应用展开深入剖析。中国科学院院士、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主任李家洋作《智能品种智造的理念与实践》主旨报告。
“智能品种智造是未来农业科技竞争的制高点。”李家洋介绍,育种历经驯化育种、遗传育种、分子育种、设计育种等阶段。育种“5.0时代”,是智能品种的智能培育时代。智能品种以自主应对环境变化为核心特征,需依靠“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培育出能够实现最优化的动态调整株型,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实现增产增质、减投减损的作物品种。

李家洋作《智能品种智造的理念与实践》主旨报告(央广网发 康铠烨 摄)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谢华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国家种业科技创新攻关的核心平台,当前,南繁硅谷已逐步由建设阶段转向功能释放阶段。进一步增强大会对行业的凝聚力,对会员的感召力,对社会的影响力,将为中国种业振兴和南繁硅谷崛起发挥更大作用。

谢华安接受采访(央广网记者 索迪 摄)
本届大会聚焦南繁硅谷建设,期间举行多项战略合作签约,会上还有南繁种业集团揭牌仪式暨揭榜挂帅项目发布、“2024年中国种业十件大事”发布以及“2024年寻找玉米高产品种”结果发布等。

中国种子协会与国际种子联盟合作签约现场(央广网发 甘景轩 摄)
据悉,大会将举办3场分论坛及系列专题活动,在生物育种、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种业仲裁创新发展等方面开展探讨,其间还有供需对接会等专题活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