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泽中
最近,各地文旅部门“整活”视频花样翻新。在这些视频中,经典动画角色“猪猪侠”,唱着网红“四川芬达”模仿杨坤声线的《丢手绢》,同时将各地著名旅游景点融入画面,以此进行宣传。视频创作者的确脑洞大开,可背后的“始作俑者”四川芬达摊上事儿了——4月24日,歌手杨坤发布长文回应“四川芬达”网络侵权纠纷事件,表示将坚决维权。
既不“四川”,也不“芬达”的“四川芬达”,怎么就和歌手杨坤“杠”上了?“四川芬达”,一开始模仿的是一个叫“四川可乐”的博主,这也大概是“四川芬达”的由来。此后,“四川芬达”二人转头盯上了杨坤,不仅模仿其穿搭和声线,还在直播中把类似《中国好声音》LOGO的图形P在背景板上,恶搞意味明显。
近年来,从靠模仿鹿晗的鹿哈,到与周杰伦酷似的粥饼伦,与艺人撞脸或者热衷于模仿的网红层出不穷。这其中,有的模仿秀是对艺人怀着敬意的心情,即便有些搞怪的举动,但作为公众人物,往往出于宽容,也没有诉诸法律。反观四川芬达,在杨坤提起诉讼后,虽然有所收敛,但本性未改,甚至以“弱者”的姿态示人,加之网友的二创,使其“越黑越红”。在流量至上的时代,一些艺人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现实:自己的形象可能成为博流量的附属品,稍有不慎还可能被舆论反噬。
杨坤的“较真儿”,为模仿秀的创作者们提了个醒。事实上,他完全有得选,比如与两位模仿者和解,甚至一起同框直播,不仅能获得巨大的流量,还能博一个宽宏大量的“好名声”。然而,坚持维权到底,也许更显担当。这也再一次说明了黑红不是真的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