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朱艺艺 杭州报道
珀莱雅(603605.SH)创始人侯军呈之子侯亚孟,于去年9月接任公司总经理一职,被市场解读为公司“二代”接班。
近日,珀莱雅披露2024年年报以及2025年一季报,侯亚孟上任后的首份成绩单也随之出炉。
过去一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1.04%至107.78亿元,突破百亿元大关,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5.52亿元、15.22亿元,同比增长30.00%、29.60%,保持双位数增长。
对比A股美妆公司华熙生物(688363.SH)、上海家化(600315.SH)2024年营收、净利润纷纷下降的情形,珀莱雅可谓展现出韧性。
在此基础上,2025年第一季度珀莱雅延续增长,营收同比增长8.13%至23.5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8.87%至3.90亿元。
由于成绩单出色,资本市场反应迅速,珀莱雅于4月25日和4月28日先后收获涨停。
营收突破百亿元大关
作为A股国货美妆龙头,珀莱雅去年营收已突破百亿元大关。
在品牌端,公司旗下拥有“珀莱雅”“彩棠”“Off&Relax”“悦芙媞”“CORRECTORS”“INSBAHA原色波塔”“惊时”等众多品牌,覆盖护肤类(含洁肤)、美容彩妆类、洗护类等美妆几大细分领域。

作为公司“业绩担当”,珀莱雅主品牌2024年贡献营收85.81亿元,营收占比接近80%。
不过,相比2021年-2023年该品牌营收增速分别为28.25%、37.46%、36.36%,2024年其营收增速为19.55%,已有所放缓,但考虑美妆行业整体弱复苏的背景,其表现依然稳健。
据2024年年报披露,过去一年,珀莱雅主品牌持续夯实“大单品策略”,在已有的红宝石系列、源力系列、能量系列之外,推出两个全新产品线——油皮产品线“净源系列”和美白产品线“光学系列”,进一步拓展品牌在油皮护肤领域和美白领域的布局和探索。
此外,珀莱雅主品牌还推出了防晒新品如盾护防晒和“超膜银管”。
除了继续稳固护肤赛道,在彩妆赛道,珀莱雅公司主要布局了彩棠品牌、“INSBAHA原色波塔”品牌。
其中,彩棠定位专为中国面孔定制的专业化妆师品牌,主价格区间150~300元,以线上为主要销售渠道。
需要指出的是,营收占比10%左右的彩棠品牌,正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2024年,彩棠品牌贡献营收11.91亿元,同比增长19.04%,在此之前,该品牌2021年-2023年营收增速分别高达103.48%、132.04%、75.06%。
过去一年,彩棠品牌在面部彩妆大单品如“高光修容盘”“三色腮红盘”“三色遮瑕盘”持续发力的基础上,不断向底妆类目扩张,代表产品包括“小圆管粉底液”“小圆管气垫”“大师妆前乳”等。
值得一提的是,从2024年起,珀莱雅公司将另一定位“眼部彩妆专家”的品牌“INSBAHA原色波塔”营收单独列示,其贡献营收1.14亿元,同比大增138.36%。
此外,珀莱雅公司旗下洗护品牌Off&Relax和护肤品牌悦芙媞的体量相当,2024年分别贡献营收3.68亿元、3.32亿元。
线上收入占比95%,但增速放缓

在渠道端,珀莱雅公司的线上业务是其收入大头,贡献收入102.34亿元,占比高达95.06%,2021年-2023年这一渠道收入占比分别为84.93%、90.98%、93.07%。
不过,从趋势看,公司2024年线上收入增速放缓,相比2021年-2023年高达49.54%、47.50%、42.96%的收入增速,2024年收入增速下降至23.68%,背后受到整体消费需求放缓、美妆行业线上渠道竞争激烈等因素影响。
由于“双11”等电商大促,每年第四季度通常被视为美妆行业的销售旺季。
以珀莱雅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数据为例,其实现收入38.12亿元,同比增长4.27%,但与2020年-2023年第四季度收入(分别为14.61亿元、16.21亿元、24.23亿元、36.56亿元)的双位数增速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重仓线上”背后,珀莱雅公司的营销费用高企,2024年销售费用为51.61亿元,占营收的47.88%,同比增长29.93%,主要源于本期的形象宣传推广费同比增加10.68亿元至46.02亿元,同比增长30.22%。
此前的2021年~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19.92亿元、27.86亿元、39.72亿元,占营收的比例的42.98%、43.63%、44.61%。
而针对线下渠道,珀莱雅公司在公开信息中介绍,珀莱雅品牌线下渠道积极焕新,开拓新型百货、入驻优质购物中心,开展“无限空间”等线下营销活动。
2024年年报亦提及,珀莱雅品牌在日化渠道布局中进一步深化与新型商城集合店的合作;在传统日化渠道稳固与现有大客户的合作关系。
不过,公司2024年线下收入同比下降13.63%至5.32亿元,收入占比也从2022年的9.02%下降至2023年的6.93%,并进一步下降至2024年的4.94%。
从行业整体情况看,不少A股美妆公司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2024年,上海家化(600315.SH)实现营收56.79亿元,同比下降13.93%,归母净利润-8.33亿元,同比下降266.60%。业绩巨亏,主要源于公司2024年对前期收购的婴童护理产品及母婴喂养产品业务(海外业务汤美星)形成的商誉计提了6.13亿元的资产减值准备。
华熙生物(688363.SH)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11.61%至53.71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70.59%至1.74亿元。
此外,贝泰妮(300957.SZ)面临“增收不增利”的局面,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3.87%至57.36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3.53%至5.03亿元。
可以预见,美妆行业接下来仍将面临较大发展压力。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