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财报季遇关税阴云 美股反弹面临考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00:09:00    

美股近日连续反弹,之前最为恐慌的时段仿佛已经逐渐消退。但本周财报季拉开帷幕,在关税阴影笼罩市场的背景下,投资者对前瞻性指引的关注远超财务数据本身。接下来美国科技“七巨头”的市场表现,一方面会影响投资动向,另一方面也考验着美国股市的韧性。在技术竞争加剧、政策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投资者风险偏好或许会发生转向。

“七巨头”失色

本周,美股将迎来一系列重量级科技巨头的财报。Meta、微软、亚马逊、苹果等多家美国科技巨头将陆续公布最新财报。但曾经一呼百应的“七巨头”科技股,如今已风光不再。

数据显示,美股科技“七巨头”——Alphabet、亚马逊、苹果、Meta、微软、英伟达、特斯拉,年内股价跌幅均超6.5%,合计市值蒸发2.5万亿美元。这一表现不仅创下“七巨头”自2022年以来最差开局,更显著拖累了大盘。

标普500指数今年以来的总回报率(包括股息)下降了5.7%。抛开“七巨头”,该回报率仅下降1.2%。而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已从近期高点下跌20%,正处于熊市,且年内跌幅仍达10%。

据FactSet分析,“七巨头”在2025财年的利润将增长16%,低于2024年的37%。而分析师预期基准指数中其他公司的盈利将增长7.8%,高于去年的约5%。

事实上,从公布财报的公司中已经嗅到悲观的气味。Alphabet首席执行官Sundar Pichai在最近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间接提到关税影响:“我们显然不能免疫于宏观环境。但我们不想推测潜在影响,只需注意的是,最低限额豁免的改变显然将对我们2025年的广告业务造成轻微阻力,主要来自亚太地区零售商。”

特斯拉CEO马斯克更是直言不讳:“当利润率仍然较低时,关税对公司是严峻的考验。”此前特斯拉没有更新2025年剩余时间的指引,理由是贸易政策对汽车和能源供应链影响的不确定性。

许多人警告说,“七巨头”的提振作用可能很快就会变成主要阻力。“Roundhill Magnificent Seven”是一个专注于投资美国科技“七巨头”的ETF基金,刚刚创下了其有史以来最佳的四天涨幅,实现了13%的增长。但即便如此,该基金今年仍下跌了约15%,凸显市场对“七巨头”估值增长前景的担忧。

不过,科技股影响力减弱,对整体市场来说未必是坏事。早先在“七巨头”推动股价上涨期间,交易员们就担心美国市场会过度依赖少数几家公司。数据显示,2023年标普500指数超50%的涨幅由“七巨头”贡献,其市值占比在2024年12月达到36%的峰值。

压力持续存在

上周一,美股三大指数集体大跌,且跌幅均超过2%。周二至周五,美股则连续四天反弹。整周,道指、标普500指数、纳指分别上涨2.48%、4.59%、6.73%。万得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单周涨幅接近8%,特斯拉大涨18%,亚马逊、英伟达、脸书涨幅均超过9%,苹果、微软涨幅也超过6%。

Ameriprise首席市场策略师Anthony Saglimbene表示:“市场只需要一点火花就能脱离低迷状态,预计美股仍将维持震荡,本周科技巨头财报将成为左右大盘走势的关键。”

不过有分析认为,美股反弹或只是暂时的。美国银行的首席投资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建议,在不确定性彻底结束前,投资者应该趁美股、美元反弹时卖出。Hartnett和他的团队在报告中指出,“我们(上半年)仍然会在债券、黄金下跌时买入,在标准普尔指数/美元上涨时卖出。”Hartnett补充说,市场的“痛苦交易”表明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下行空间。

报告指出,美元正处于长期贬值趋势中,而资金撤离美国资产的趋势还将延续。这一趋势将持续到美联储开始降息、“贸易战”彻底结束以及消费者支出保持韧性为止。高盛也表示,自3月初以来,外国投资者已悄然抛售了630亿美元的美股。而摩根大通上周五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美股将是今年资金流出最多的资产类别,最被看好的资产类别是现金。

三菱日联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席金融市场分析师孙武也认为,关税政策下,美股遭遇供应链与盈利的双重挑战。科技股反弹或是情绪修复,而非基本面拐点。关税问题未解或令经济放缓,美股压力点持续存在。

悲观预测

在前所未有的关税阴影笼罩市场的时期,投资者对前瞻性指引的关注远超过去季度的财务数据。有观点认为,90天的关税暂缓可能让企业获得喘息空间,暂时推迟收益修正,并寄希望于未来达成协议。

不过目前看来,企业管理层的发言更多地指向了持续性担忧——政策的反复无常正在损害增长和商业前景。贝莱德CEO Larry Fink在上周五媒体的采访中重申,大多数CEO认为美国正处于衰退中,并且企业的资本支出正在下降。

摩根大通指出,一个令人惊讶的现象是,消费支出依然强劲,即使在低收入群体中也是如此——但这些数据可能具有欺骗性,因为美国人可能在关税导致通胀前提前增加支出。其企业客户,特别是小型企业,正采取观望态度,因为很少有人感到能够在目前做出长期决策。

知名TMT分析师Peter Callahan在最新报告中指出,在当下复杂的宏观环境下,投资者应密切关注这些公司的前景指引,而非仅仅关注当季业绩,因为当前的市场环境已经清晰表明:即便业绩超预期,也未必能获得预期中的股价上涨。

由于宏观经济状况和贸易政策存在如此多的不确定性,许多公司一直在给出悲观的第二季度预测,并撤回或修改全年预测。4月以来,企业对第二、第三和第四季度的估计明显降低,目前来看第二季度是今年最糟糕的季度。

而从基本面来看,科技、媒体和电信行业在财报季初期的表现超出了市场预期。这表明,尽管投资者情绪可能已经迅速转向悲观,但企业和消费者的实际行为尚未出现明显恶化。此外分析认为,亚马逊和苹果可能是关税风暴中受冲击最严重的两大科技巨头,两家公司均将在周四盘后公布财报。市场将密切关注其供应链和从海外进口产品面临的潜在关税影响。

北京商报记者 赵天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