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非机动车规范停放率达92%!看石化街道这个老小区如何终结“停车游击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13:06:00    

曾经因“楼道停满电动车”“飞线充电隐患多”被居民调侃为“停车游击战”的金山区石化街道四村小区,如今焕然一新,非机动车规范停放率达92%,充电桩利用率翻倍,“僵尸车”和消防通道堵塞问题彻底解决。这个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老旧小区,如何用半年时间实现从“乱停乱放”到“智慧管理”的蝶变?答案藏在党建引领下的“三驾马车”协同治理模式中。

从“飞线充电”到“百米充电圈”

石化四村共有1520余户居民,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超500辆。过去,楼道乱停、飞线充电、“僵尸车”占位等问题频发,高峰时段消防通道被堵,安全隐患重重。

治理前

石化街道深入探索党建引领“三驾马车”协同治理模式,通过召开党建引领“三驾马车”协同运作工作推进会、开展居民协商工作坊等多种形式,推动物业治理朝着“更优质、更良好”的方向发展,有效破解物业管理中的各类难题。经过调研,街道为小区开出了“药方”,即通过“三步工作法”破局:摸清底数打基础、靶向整治疏堵点、长效管理固成果。

“三驾马车”组建8个党建微网格小组,采用“现场排摸+上门登记”双轨制逐楼排查,锁定533辆电动车中120余辆无主车辆,同时发现51个充电桩存在故障,11个楼栋有充电缺口。

针对症结,“三驾马车”协同运作打出综合治理“组合拳”。对无主车辆启动“亮剑行动”,通过“线上+线下”全矩阵公告,成功认领40余辆,对剩余车辆开辟集中停放区;联合共建单位重新规划停车位,在小区出入口等非机动车流量较大的区域合理增设停车线,在外卖高频区设专用泊位;在11个充电缺口楼栋率先试点新型充电桩,并将原有的两个室内大车棚的充电桩进行新旧替换。改造后,新型充电桩采用“峰谷电价+自动断电”技术,充电费用下降0.2元/小时,充电桩数量从300个增至464个,实现“百米充电圈”全覆盖。

同样受惠的还有小区周边商铺。“这里街面没有充电桩,以前充电只能从店里拉根线。”房产中介老板回忆道。不久前,“三驾马车”调研后利用商户上午10时营业、居民傍晚6时充电的作息差异,开放邻近商户的2号门、5号口充电桩,并通过上门沟通、发放充电优惠卡等柔性措施引导商户日间错峰使用。目前,小区周边超80%商户已加入共享充电,安全隐患大幅降低。

构建“三维立体”长效管理机制

为防止问题反弹,社区构建起“三维立体”长效管理机制。制度层面出台《非机动车停放管理公约》,巡查层面组建以党员为核心骨干,业委会、物业公司、热心居民等共同参与非机动车安全治理队伍,宣传层面通过“专业社工引领志愿服务”,邀请退休老警察开设交通安全课,组织青少年创作停车主题墙绘,让文明意识生根发芽。

治理后

数据显示,治理后的四村小区非机动车规范停放率达92%,飞线充电从210余处降至个位数,充电桩利用率大幅提升。“石化四村的实践生动诠释了‘三驾马车’协同运作的治理智慧,为老旧小区治理提供了创新范式。”石化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李伟表示,这项治理经验将在石化街道26个居民区推广,形成可复制的党建引领“三驾马车”协同运作的社区治理样板。

今年,街道将继续深入探索党建引领“三驾马车”协同治理模式,共同聚焦“非机动车乱停车”“小区渗水漏水维修不及时”等住宅物业管理难题,为社区居民打造更加和谐、宜居的居住环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