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铃声响起,屏幕上的“未知号码”很刺眼,电话那头,估计不是推销就是诈骗。“看到这5类号码直接挂断”今天上了热搜——“95”开头的非5位数;“00”或“+”号开头;“400”开头;“1089”开头;显示“未知”的。
网友们更关注的,不是哪些号码有“雷”,而是为啥运营商不提前“扫雷”?非要让我们陪诈骗分子玩“谁是卧底”的危险游戏,在“雷区”里练火眼金睛。感觉就像物业明知小区有贼,却只贴告示提醒大家锁好门,连监控都不升级。
运营商不是没努力:实名认证、大数据拦截、国际来电标注……但是,一方面,来不及。骗子换号比翻书快,诈骗号码就像“电子蟑螂”,拍死一个,冒出十个。这边刚标记完,那边又换了新马甲;有的改号伪装成“本地公安来电”,迷惑性强;还有机器人每天上万通电话狂轰滥炸,音色和话术都能定制。另一方面,有利益。某些虚拟运营商,当二道贩子转卖号段,赚得盆满钵满,运营商也能分成。至于境外来电,如果一刀切全都拦掉,会损失大量漫游收入。
办法总比困难多,建议三大运营商拿出造5G、6G的劲头来反诈骗。科技手段能不能再硬一点?让AI实时分析通话,发现异常语速或关键词,秒挂断。刀刃向内能不能再狠一点?学学电商平台的“闪电退款”,运营商先行赔付;给虚拟运营商念念“紧箍咒”,触碰红线的直接吊销牌照;跨国通话引入保证金,诈骗受损从国际漫游收入里扣。
我们普通用户,也别全指望别人,不妨多学点自救技巧:比如,及时开通防骚扰功能,把问题号段直接拉进黑名单,帮父母关掉免密支付功能……
反诈不只是老百姓的“生存技能”,更应是通信服务的“出厂设置”。我们需要靠谱的防骗手册,更需要强硬的拦截铁闸。早就玩腻了“猫鼠游戏”,期待早点把老鼠洞堵死。毕竟,“接个电话都得先对暗号”,有点累。
原标题:《这5类号码别接?请帮我直接拦截 | 锋面评论》
栏目编辑:潘高峰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曹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