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京东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特朗普关税可能是“历史的转折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21:33:00    

中国强力反击“对等关税”,以实际行动体现了中国大国经济的韧性和底气。京东集团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参加了国务院总理李强4月9日主持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并发言。他在接受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更多是“权力的任性”,而非基于经济逻辑的理性决策。美国不再想以高成本维持国际秩序,我们可能迎来了“历史的转折点”。

沈建光认为,特朗普关税手段本质上是“极限施压”策略的延续。与2018年贸易战相比,此次措施更显极端——全面加税、不留谈判余地,试图通过制造恐慌迫使对手让步。然而,中国并非首次面对此类挑战。

4月8日,交易员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大厅工作。 新华社发

沈建光指出,中国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市场调控工具上仍有宽裕空间,例如通过降准降息、平准基金稳定市场,以及扩大内需对冲外部风险。凭借出口部门的灵活性、产业升级的推进以及全球布局的加速,中国也有能力逐步化解外部冲击。

在遭遇中国、欧盟等经济体反制和国内外压力下,特朗普短时间内频频调整关税政策,令人啼笑皆非。沈建光说,特朗普政府的反复无常进一步暴露其政策的内在矛盾:加征关税扰乱供应链,不利于提振美国制造业;关税、减税等政策引发通胀上行;赤字扩张可能影响美国宏观稳定;“美国优先”削弱美国的国际领导地位;驱逐移民加剧美国分裂。

他还指出,特朗普关税政策也是当下美元走弱的主要原因之一。关税扰动美国供应链,较大程度冲击市场预期,影响了投资者、消费者的正常决策,加之欧洲与日本经济超预期复苏,共同削弱了强势美元的基础。

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中国应该如何更好应对美国关税等诸多外部挑战?沈建光提出,短期内应加强逆周期调节,以稳定总需求与市场信心。中长期则需聚焦结构性改革,一方面推动全球产业链布局,引导企业通过投资东盟等地区规避关税壁垒;另一方面深化开放,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高规格经贸协定,倒逼国内服务业准入、数字贸易等制度改革。

“美国不再想维持国际秩序,因为那成本太高。这有可能是历史性的转折点。国家间经济关系的重组正在发生,而中国的战略定力与务实应对,将是决定未来的核心变量。”沈建光说。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白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