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杜莎夫人是谁(杜莎夫人蜡像馆背后的故事)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3 10:36:40    

一直以来,各界名流都以自己的蜡像能入驻杜莎夫人蜡像馆而感到无比荣耀,从伦敦到泰国,再到纽约、阿姆斯特丹、上海。杜莎夫人开创的蜡像展馆已遍布世界各地,可能你不知道的是,她的蜡像馆发展历程已长达200多年。

但驰名中外的杜莎夫人蜡像馆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人们簇拥的观光景点?杜莎夫人蜡像馆的创始人又是谁?蜡像馆选择名人的标准是什么?杜莎夫人本人又有着怎样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呢?本文为您讲述杜莎夫人和她的蜡像世界。

走进蜡像馆,你会为眼前所看到的雕塑仿真感和馆内的代入感而感慨。这哪里是艺术品,简直就是一个个的“真人”。这也不足为奇,因为蜡像本身就是写实主义雕塑艺术,被称为“立体摄影”。蜡像艺术比一般雕塑更接近人物原形,它所塑造的人物往往栩栩如生,极具观赏性,更有还原历史人物的独特功能。

世界各地的杜莎夫人蜡像馆囊括了比尔盖茨、克林顿、爱因斯坦等诸多名人,以其“以假乱真”的人体蜡像所闻名。这些蜡像的神情、头发、皮肤,尤其是眼神,都制作得异常逼真,有的甚至可以摸到“心跳”。

那么,缔造这一蜡像艺术世界的杜莎夫人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一起看看她的传奇一生。

1761年12月,杜莎夫人原名为安娜玛丽·格劳舒兹,出生于法国的斯特拉斯堡。1767年,在父亲阵亡于法国普鲁士战役之后两个月,玛丽·格劳舒兹跟随母亲在同为蜡像制作师的菲利普·科特斯医生家里做女管家,同时学习蜡像制作技艺,法国作家伏尔泰的蜡像是她的成名作。

17世纪时,由于现代医学还无法长时间保存尸体,一些医学学生和医生为了完成对人体构造的医学研究,蜡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科特斯便是制作蜡像的高手。

到了18世纪,制作人体解剖蜡像模型的风潮逐渐在欧洲蔓延开来,出现了许多解剖雕塑家。因为那时的蜡像作品更注重医学研究价值,所以制作者更关注人体的内部器官,这就使得雕塑作品看起来十分恐怖。

具有经济头脑的科特斯医生发现,一些上层贵族和商人为了永久保存以自己为模板的蜡像,不惜出高价购买这种仿真度极高的人体模型。他认为,这是个绝妙的发财时机,而且将蜡像仅仅应用于医学,无法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科特斯医生接到的第一笔大订单是为路易十五国王和王妃做一组小型蜡像。1776年,科特斯还在巴黎凡尔赛宫展出了以皇家大型宫廷舞会为模板的各色蜡像。

后来,科斯特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了新元素,这就是他平时收集的一些死者遗物。除此之外,他还突发奇想将场景布置与之结合。这样的举动,一下便引来了大量来访者的参观。不久后,玛丽(即杜莎夫人)开始跟科特斯学习制作蜡像的手艺,成为科特斯的助手。心灵手巧的玛丽17岁时便可以独立完成复杂的蜡像制品。

那时科特斯已经声名远扬,无数路过巴黎的法国名流都会把他的雕塑馆作为拜访的一处景点,其中就包括国王路易十六的妹妹伊丽莎白。伊丽莎白比玛丽小三岁,她从心里崇拜这个心灵手巧的姑娘,于是便邀请玛丽到她的宫殿做自己的艺术教师。玛丽的命运由此为转折,就此搬进富丽堂皇的凡尔赛宫,成为国王妹妹的身边的红人,她也因此而结识了不少法国的上层贵族。

1789年,法国大革命期间,她被革命人士逼迫,为被斩首的王室成员制作“人头蜡像”。这位年轻的姑娘没有逃避,也没有丝毫恐惧,而是直接在楼梯上坐下,把这颗带血的头颅放在裙子上便开始了工作。也许正是这种与生俱来的淡定和坚强,成为她日后事业成功的关键。

此后,法国进入历史上著名的恐怖时期,革命党人要求玛丽每砍一枚重要人物的头颅,都要制作成蜡像面具,以方便他们带到各处宣传大革命。也就是从这时起,那些一个个鲜血淋漓的头颅便成为了玛丽最初蜡像事业的起点。

1794年,科特斯医生去世,他把自己所有的蜡像收藏都留给了玛丽,也包括大量的债务。于是,可怜的玛丽无力独自面对这一切,草草地将自己嫁给了26岁的弗朗克斯杜莎,成为了“杜莎夫人”。

婚后,丈夫投资失败,为了生活,杜莎夫人不得不带着全部的蜡像到英国寻求挣钱的机会。本来,杜莎夫人也是来英国碰运气的。可谁想,这一走便无缘再回到法国。她来到伦敦,几辆马车上全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风云人物蜡像。

在一位朋友的帮助下,杜莎夫人在伦敦举办了一场蜡像展。展览中,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鲜活生命”仿佛给每一位到场的英国人真实展现了当时法国那个血腥澎湃的大时代,引起了不小的社会反响。

由于收益颇丰,杜莎夫人决定在英国举办巡展。从苏格兰到爱尔兰,蜡像马车队几乎穿越了整个英国。看到了商机的杜莎夫人,开始着手制作英国王室名人蜡像及当地名人蜡像,以拉近和观众的距离。

杜莎夫人蜡像展有一个密室,里面需要单独购买门票,陈列的是历史上恶贯满盈的罪犯,这就是如今著名的伦敦蜡像馆恐怖屋的前身。恐怖屋包括法国大革命的牺牲者们、各种杀手和罪犯的形象。

就这样,杜莎夫人带着两个儿子和她的蜡像于1835年定居伦敦。也正是在这里,她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杜莎夫人蜡像馆。

当时的蜡像馆设备简陋,灯光照明条件也不好,就是以“名人效应”为营销策略。但后来,由于世界正处在大变革浪潮之中,杜莎夫人敏锐地意识到:她可以让自己的蜡像馆变成新闻传播媒介,以此来代替报纸。于是,她立即行动了起来,将很多报纸上刊登过的大事记人物变成了自己的雕塑作品。

至今为止,伦敦馆中还保留着当年以写实手法制作的政治风云人物以及皇室成员逼迫她制作的死亡面具等蜡像。这些蜡像都是杜莎夫人蜡像馆的馆藏,它们见证了蜡像馆的一步步成功。

1850年,杜莎夫人去世,大儿子继承了她一手开创的蜡像事业。1842年,81岁高龄的杜莎夫人制作了人生中的最后一尊蜡像,她自己。现在被放置在伦敦蜡像馆的入口处。

时至今日,杜莎夫人蜡像馆依旧是各地旅游观光者的必游景点之一。但蜡像馆中的人物已不仅仅是名流和政客,杜莎集团为了进一步拉近与参观者的距离,他们将新近发生的突发事件、重大事件中的人物也制作成了蜡像。比如:高举国旗站在领奖台上的飞人刘翔、中国首位太空人杨利伟、“跳水皇后”郭晶晶等等。

因为是1:1还原真实人物,所以蜡像模特一旦确定,蜡像制作室的测量人员就要开始严格测量其身体的各个部分,包括眼睛、牙齿等。头发更是按照取得的名人头发样本,寻找类似发质的真人头发,然后手工操作将头发一根根植入蜡像中,蜡像服饰则大多是名人们自己捐赠的,甚至连个人惯用的化妆品也按原物配置。

很多人都在问诸如此类的问题,为什么没有那位明星或是这位明星凭什么可以进入杜莎夫人蜡像馆陈列?

其实杜莎夫人蜡像馆的名人甄选标准是十分严格的,程序也相当复杂。他们会雇佣调查咨询公司,然后从各行各业遴选不同的名人候选人,然后通过问卷、分组讨论、电话访谈等形式,考察这些名人在大众中间的知名度、时尚度、关注度和喜好度等,最后将反馈的结果报送香港和伦敦总部审批通过。

一尊完整的名人蜡像,制作费用大约为人民币100万元。这样高昂的费用源自于蜡像制作复杂繁琐的工序,因为蜡像技师们依然要用最原始的工具和手法来塑造这一尊尊足以“以假乱真”的蜡像。一般而言,制作一尊蜡像的测量环节至少要积累200多个数据,300多张不同角度的照片。

在蜡像馆,你可以靠近平日那些遥不可及的大明星,还可以和平日出现在电视里的政客四目相对,甚至可以近距离观察和抚摸这些时刻微笑、态度谦和的各国名流。

在杜莎夫人蜡像馆的世界里,所有的美丽和荣誉都被定格,时光中流逝的芳华也被一一再现。这些名人和背景就像一台时光机,永久地记录下了那个时代所发生的事件,也为人们了解历史提供了“真实”的情境,杜莎夫人蜡像馆将不可替代地成为“岁月长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