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媒体的单向输出到社交平台的互动裂变;从线下观影的集体性仪式到流媒体时代的碎片化消费。如何探寻内容与流量、创作与宣传的最佳平衡点变成了急需探讨的问题。4月22日,在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传播影响力论坛:影像的破圈时代——电影如何成为热议话题上,做好电影内容、电影宣传、突破圈层壁垒是电影从业者的共识。
截至4月22日,据灯塔专业版,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总票房已超157亿元,再次刷新中国电影票房纪录。另外,2025年全年票房已达253.53亿元,而春节上映的这部《哪吒2》贡献了目前全年总票房的六成以上。

在业内看来,《哪吒2》的成功是内容创新、技术突破、多元化营销策略多方面作用的结果。而成功的优质头部电影,将为整个电影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吸引更多观众走进电影院。
“从历年的市场看,头部电影的票房占比非常高”,导演、编剧董润年认为,“虽然我们要努力去做优质的头部电影,但任何一个市场的健康发展都应该呈纺锤形,不能是头重脚轻。因此,腰部影片也很重要,我期待能有更多的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电影都能够展现亮眼的成绩。”
而在短视频时代,爆款作品的诞生往往会引发规模化复制浪潮,但简单模仿本质上是对创作生态的消耗。当平台算法助推同类型内容,大量同质化情感表达和情绪宣泄爆发,观众面临着审美疲劳。因此,对于创作者来说,“创新”是电影破圈的唯一出路。
新丽传媒高级副总裁田甜认为,真情感、超预期、好演员是头部优质电影最需要具备的特点。
“好故事、好人物是电影成功的基础。同时,电影还要调动观众的情感,一个反转、一句歌词等都能让观众在电影院中产生喜怒哀乐等情绪变化,让他们收获超出预期的部分。”田甜说。
此外,当豆瓣的专业点评成为观影指南、小红书的用户分享成为口碑消费的参考、抖音的热度表现成为市场的“风向标”,传统的电影传播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重构,宣传成为电影破圈的关键。
董润年表示:“电影宣传越发重要,针对每一个影片要做更加垂类的宣传推广。尤其是口碑好的电影,在制作、内容上有潜力,与目标观众在情感上有强烈共鸣,而如何找到这些目标观众、触达观众内心,要靠宣传发行解决。”
对于不同类型的电影而言,宣传方式也要因地制宜。影评人谭飞表示:“对于现象级的电影,公域流量和影响力自然能转换成购票,但对于文艺片可能口碑好,票房不高,这种类型的电影要做好私域流量转化。因此,宣传也要分电影赛道。”
在业内看来,电影宣传的确至关重要,但内容永远是王道。谭飞认为,“多拍有人间烟火气,与观众息息相关的、真诚的电影才是电影破圈的密码”。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刘曼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