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走进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异龙镇他腊坝村的萝卜地,随处可见村民们忙碌的身影:拔萝卜、洗萝卜、推条、晾晒。村民们把萝卜从地里拔出,削去叶子和根部,洗净泥土,然后将萝卜整个儿放在“钢线刀”上,使劲一压,再顺时针旋转90度压到底,白白胖胖的萝卜瞬间变成了一条条白色的“丝带”。

余官生在自家地里制作萝卜条。陆肖蓉摄
上午8点刚过,村民余官生一家就在自家萝卜地里忙活着。“我家今年种了7亩白萝卜,把鲜萝卜晒成萝卜条后,每公斤价钱在7元左右,亩产值能达到5000元。”穿梭于晾杆间晾晒萝卜条的余官生,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前些年,在他腊坝村,由于基础配套设施不足、种植技术落后,农户烤烟采收完后大多种植产值不高的农作物,缺乏规模性种植产业。
为了改善当地村民的耕作条件,2005年以来,石屏县烟草专卖局在上级部署下,累计投入资金460余万元,帮助他腊坝村修建了地边小水窖、水池、小坝塘、沟渠、管网等配套设施,为村里规模性发展提供了设施保障。
前些年,石屏县烟草专卖局探索多元发展的栽种模式,结合他腊坝村气候适宜、光照充足的实际情况,引导农户利用烟后空闲田地种植白萝卜,既盘活了土地资源,也带动了农户增收。

田间地头的萝卜条晾晒场景。陆肖蓉摄
“栽完烤烟的地里还有剩余肥力,再种白萝卜可以少施化肥,降低成本,种植时间也不冲突。”说起烟后种植白萝卜的好处,余官生说道。
去年,他腊坝村白萝卜种植规模超过3000亩,按市场价估算,整村白萝卜收入将超过1500万元。靠着“烤烟+白萝卜”的种植模式,当地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也为当地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陆肖蓉)
来源:红河州烟草专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