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你被“零添加”误导过吗?记者带你走进超市看标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3:08:00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注意!!!

预包装食品不再允许使用

“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

禁标“零添加”的原因何在?

食品标签上的“零添加”具体指什么?

消费者购买食品时该注意什么?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准确传达食品信息

预包装食品不允许再使用

“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25)(以下简称新国标),对食品标签标示要求进行全面优化升级。新国标规定,不允许预包装食品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

记者注意到,除了明确预包装食品不允许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新国标还规定,使用“无”“不含”等词汇时,其相应配料或成分含量应为“0”,且食品添加剂、污染物以及法律、法规和标准中规定的不允许添加到食品中或不应存在于食品中的物质,不得使用“无”“不含”等词汇及其同义语进行声称。

为何要叫停“零添加”等用语的标注?

据记者了解,实际生活中,很多预包装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利用消费者追求“天然”、不喜欢食品添加剂的心理,在产品上特别强调“不添加”“零添加”等吸引购买。

消费者在选购调味品 孟刚 /摄

国家卫生健康委表示,禁止预包装食品使用“零添加”“不添加”,是为了使消费者正确了解食品标签信息,更科学自主地选择食品,避免消费者错误理解这些宣传用语,进而忽略产品真实属性,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中国政法大学食品药品研究中心主任王青斌表示,在产品上特别强调“零添加”,不利于消费者便捷、准确获取产品信息。新国标的出台,有利于促进食品相关信息的准确表达。

科学认知“零添加”

“不添加蔗糖”不等于不含糖

新国标出台后

市场情况如何?

4月1日

记者走访了北京部分商超

记者发现,目前声称“零添加”的产品主要针对食品中的防腐剂、糖类、甜味剂、色素、香精香料等食品添加剂及氢化植物油等。在具体产品方面,涉及调味品、饮料、蛋奶制品、罐头等,其中调味品较多,千禾、海天、鲁花、金龙鱼、老才臣、厨邦、太太乐、亨氏、紫林、龙和宽、佐香园等品牌均有标称“零添加”的产品。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各食品品牌或各品类产品对“零添加”的使用并不统一,多数产品只摘取自己没有添加的成分进行标注与宣传

以酱油为例:

一款千禾0零添加酱油,实际指“0%添加防腐剂(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甜味剂(三氯蔗糖、安赛蜜),含量未检出”。

海天一款0金标生抽油标注“零添加”,实际指“以下成分不添加: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甜味剂(三氯蔗糖、安赛蜜),添加味精含量0”。

以料酒为例:

老才臣一款零添加料酒,是指“不添加食用酒精”。

鲁花一款原酿料酒,是指“生产过程中,0%添加着色剂(焦糖色)、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

另外

有的食品声称的“零蔗糖”

但并不是有些消费者理解的“无糖”

华旗一款山楂果茶正面标注了“0添加蔗糖”

配料里显示有果葡糖浆。

维维一款无添加蔗糖豆奶粉产品,标称“无添加蔗糖”

配料表显示添加了麦芽糖浆。

段小厨的无添加蔗糖老蛋糕

配料表里出现了麦芽糖醇粉。

味全一款活性乳酸菌饮品(0蔗糖原味),产品标称0蔗糖

配料表显示添加了食用葡萄糖

国家卫生健康委表示,蔗糖只是“糖”这个大家族中的一种,同时果汁中本身含有大量糖分,因此有些产品所声称的“不添加蔗糖”不等于产品中不含糖。有的含糖饮料会使用“不添加甜味剂”的概念吸引消费者,造成消费者误解,认为产品中没有使用食品添加剂。还有产品会声称不添加某单一品种的食品添加剂,如不添加某一种甜味剂,实际使用了其他甜味剂作为代替。

新国标促使生产者提升产品品质

消费者应科学认识食品标签

不允许使用“零添加”“零蔗糖”后

市面上现售已标注的产品怎么办?

记者了解到,新国标设置了2年过渡期,2027年3月16日前生产的库存商品仍可按旧标准销售至保质期结束,此后的所有产品必须全面执行新国标。这一过渡性安排既避免了食品浪费,也为企业留出技术升级和标签整改的缓冲空间。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总工程师李宇对记者表示:“新国标可以引导行业使用更准确的用语向消费者展示产品特点。同时,通过对新国标的宣传,希望能使更多消费者意识到对于‘零添加’的认知有偏颇,不再固执追求产品标示相关用语,客观看待以前‘零添加’表述所针对的那些添加成分,理性消费。”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认为,禁用“零添加”是重申“(食品添加剂)允许使用的是安全的”这个基本底线,引导食品行业将研发重心回归到工艺创新和营养升级,而不是在既不代表更安全也不代表更健康的“零添加”上无效内卷。

一位业内专家同样表示,新国标禁止预包装食品使用“零添加”“不添加”等用语,可以促使生产者把提升产品品质的注意力集中到改进工艺、创新产品上,而不是在标签宣传、设计上做文章。同时,要积极引导消费者阅读配料表、营养成分表等,科学认识食品标签。

国家卫生健康委表示,消费者想要了解食品的真实属性,正确阅读食品标签的配料表、营养成分表等信息是关键。通过配料表,消费者可以了解食品中每一种配料,包括食品添加剂的真实使用情况;通过营养标签,消费者可以充分了解食品的营养信息。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